烧伤创疡再生医疗技术推广与应用系列报道(2025年8月17日—8月31日)
2025年-09月-11日
来源:美宝集团

再生医疗技术的多科室应用讲座举办
8月17日,应福州恩典医药邀请,杨军主任应邀进行了再生医疗技术的多科室应用授课。通过培训,大家掌握了再生医疗技术的基本知识,也了解了在临床的多科室应用。


再生医疗技术会诊活动走进河北邯郸魏县中医院
8月18日,应河北魏县中医医院之邀,再生医学知名专家、《中国烧伤创疡杂志》常务编委赵瑞庆主任,在该院会诊了三例创面患者(下肢外伤皮肤深部感染、脑出血合併巨大压疮、肢体多部位沥青烧伤),并亲自演示了操作程序,在讨论环节提供了一对一的治疗方法。



中煤矿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举办会诊
8月19日,《中国烧伤创疡杂志》编委、烧伤创疡再生医疗技术临床专家张强,应邀到中美矿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会诊一例大面积烫伤患者。张主任现场演示了再生医疗技术规范化药流程,详细的教学换药及注意事项,会诊后与主任讨论患者情况及治疗方案,并强调了规范换药的重要性,此次会诊得到了医患双方的高度评价。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中医院、安次区医院开展会诊
8月20日,再生医学知名专家、《中国烧伤创疡杂志》常务编委赵瑞庆主任,应廊坊市固安县中医院,安次区人民医院邀请,会诊了四例病患,2例糖尿病足1例多发性压疮,1例外伤,得到了患者家属和主治医生的赞扬。



张强主任到太和县人民医院会诊患者
2025年8月22日,受太和县人民医院邀请,《中国烧伤创疡杂志》编委、烧伤创疡再生医疗技术临床专家张强,到科室会诊一例压疮患者和两例大面积烧伤患者。


再生医疗技术多科室运用学习班举办
8月22日,受临泉县华康皮肤医院邀请,《中国烧伤创疡杂志》编委、烧伤创疡再生医疗技术临床专家张强到医院授课,会议由医院单院长主持,医院所有科室主任及重点护士参加。


同煤二医院开展再生医疗技术会诊
8月28日,《中国烧伤创疡杂志》常务编委、烧伤创疡再生医疗技术临床专家赵瑞庆,在该医院会诊了9例慢疮患者(糖足溃疡2例,压疮4例,会阴部深筋膜感染1例,臀部深筋膜感染1例,下肢外固定皮肤感染1例),并针对每例患者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受到当地医务人员及家属的热情称赞。



2025年广州市番禺区医学会创面修复分会学术沙龙顺利举办
8月29日,2025年广州市番禺区医学会创面修复分会学术沙龙活动在广州市番禺区南村社区中心顺利举办。本次学术沙龙特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烧伤创疡杂志》副总编辑王洪生、番禺区创面分会主任委员李敬矿主任、广州市十二人民医院袁士翔主任等专家老师作学术分享,吸引了来自番禺区中医院、番禺区中心医院、番禺区南村社区、钟村社区、大龙社区、东环社区、石壁社区的医护人员共同参与。专家们围绕烧伤及慢性创面的前沿学术技术,结合临床实际病例进行精彩分享,并对基层治疗相关慢创病例进行细致入微的点评与精准独到的指导,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认可与热烈掌声!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暨学组成立大会召开
2025年8月30日,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暨学组成立大会在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顺利召开。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洪铭范秘书长为大会致辞,充分肯定了加强学术交流对推动学科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会上同步宣读学会正式批复文件,标志着「烧伤整形」「创面修复」「皮肤再生与瘢痕」三大特色学组成功获批成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委会主任委员何仁亮教授、副主任委员陈铮教授以及烧伤整形学组组长陈中坚教授、创面修复学组组长廖锵云教授的精彩发言详细阐明了学组成立的意义及各学组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号召大家加强学术交流探讨,共同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此次学组的成立凝聚了学界共识与集体智慧,不仅为广东省烧伤整形、创面修复、皮肤瘢痕相关领域搭建起多维度学术交流平台,更将有力推动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的创新融合,进一步助力提升烧伤整形、难愈性创面修复、瘢痕防治等领域的临床水平。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举行
8月31日,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特邀国内、省内相关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围绕中西医结合外科及再生医疗技术与创面修复瘢痕治疗的诊疗发展现状、临床研究进展、诊疗要点、学科建设等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党委副书记 郑道城教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 金世明教授为大会致辞,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王焱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烧伤创疡杂志》副总编辑王洪生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何仁亮、朱定衡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付思祺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万苗坚教授等专家老师进行精彩学术分享。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座无虚席。通过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了本省各级医疗单位相关专业医护人员处理各种难愈性创面以及瘢痕的能力,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