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荣祥颠簸生命的跋涉报告

“科技流浪汉”的经历也是一次“再生”的过程。当其发明最终得到国家的认可后,他的理想再次升级:不仅要泽福国向患者,而且要走向世界



(1990年10月,泰国卫生部长乃玛津汶(左一)在中国赴泰国烧伤医疗队救治成功新闻发布会上,代表泰国向中国医生表示感谢。)

徐荣祥把眼泪吞进肚里,收回仰天长叹的目光,盯着一幅全国地图发呆。地图上的济南,是那么不起眼地深藏在几万分之一的小点上,他胸襟豁然之间开朗,就象天空裂了缝,阳光从缝隙透出一派灿烂!算什么呀,天下大着呢!

他找亲友借了点钱,背起简单的行囊,弃家而出,闯荡世界。

在杭州,他拜谒了岳王庙,面对精忠报国的岳武穆,彻底参悟了一番人生真谛;然后南下广州、深圳,住着1元钱1天的“黑店”,却感受着现代潮流的冲撞……最后,在深圳市科委的一位人士的指点下,他又掉头北上,进了北京城……

凭着锲而不舍地奔波游说,更凭着他的技术成果本身蕴含的潜在价值,终于感动了国家科委和卫生部的有关同志。卫生部科技司成果处的几位同志望着徐荣祥这副灰头土脸的“流浪者”形象,知道他已是“山穷水尽”,很难筹钱来组织一个权威而有效的鉴定,决定破例为他组织一次“通讯鉴定会”。

等待“判决”的日子是艰难而又漫长的。徐荣祥度日如年,承受着心灵的煎熬。一个健壮如牛的山东汉子楞生生地每天在掉体重,夜里骤然而至的恶梦经常把同住招待所的房客吓个半死……两个多月的企盼,终于迎来了1986年的岁末,在还有20天就要过年的时候,一个电话把徐荣祥召到卫生部,成果处的同志郑重宣布:成果已经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的鉴定!

徐荣祥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一场恸哭!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在他的成果第一次得到真正的承认之际,他需要泪水减缓一下过分的激动。那些曾使他刻骨铭心的委屈和痛苦,也随着这泪水而抛撒一尽……

中国知识分子对“祖国”、“家乡”总有十分执着的报效情结。尽管他的山东老家对他并不公正,也不友善,可当他一旦持有这份国家级的“鉴定”,首先想到的仍是回老家去重新开始他的事业。然而,令徐荣祥至今想起来心里仍然作疼的是,他的热脸再一次换到冷脸:人家根本不屑一瞥!

那一刻,徐荣祥彻底伤了心。同时也被深深的激怒了!好吧,既然家乡不容我,那我就到容我的地方去!与此同时,他的理想噌地一下又陡然升级一一他在心底发誓:我不仅要走出山东,而且要走向世界!我要让我的新技术造福全人类!

徐荣样离开济南重返北京,继续寻觅实现其理想的“支点”。关键时候,《光明日报》社收留了他,在其属下的“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支持下,于1987年3月成立了“光明中医烧伤创疡研究所”,并以此为大本营,徐荣祥开始了他事业的拓展。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的第一步,向卫生部申报他的“湿润烧伤膏”新药证书和临床研究用药生产。

人们常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论徐荣祥的理想多么“狂妄”,他也知道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种誓不回头的精神!

他由最初办“培训班”只有9名学员起步,到如今已在全国范围内培训出9800多名能够掌握他的湿性疗法的医师,使得近4500家医院加入他的烧伤创疡急救网,谁能说得清他走过的每一步的艰辛?

他由拿到国家批准试生产他的“湿润烧伤膏”文件开始,一会儿山东,一会儿北京,一会儿汕头。这其间他被骗过、再次遭受过打击,也扯过皮、吵过架、打过官司,最后终于在没要国家一分钱贷款的情况下,白手起家在国内外创办成功了数家药品生产基地,至1992年其产品销售额居然挤入北京市前45家高效益企业之列!谁又能说得清他为此耗费了多少心血?承受了多大压力?跨越了多少挫折与坎坷?

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徐荣祥创立的中国烧伤湿性医疗学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通过他亲自培训的9800名医师,通过他亲手建立的烧伤创疡急救网络而在各地生根开花,且结出丰硕的果实;他发明的湿润烧伤膏也在神州大地大显神威I据统计,现在用这项技术治愈的烧伤病人,每年达30多万人,总治愈率达99.42%。

 

下一页

 

Copyright 1999-2002©  美宝国际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